2017-04-24
国内PACS 系统的发展总体滞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,而且内地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样明显。沿海地区的大型医疗机构已经普遍实施了PACS 系统,并开始由政府主导推进区域PACS 系统,实现不同医院间的病患信息的整合共享,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。与此对应的是中西部的中小医疗机构,很多还没有实施单机工作站的MiniPACS 系统,表现为市场产品需求的地域化和多样化。现阶段PACS系统应用的主流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信息融合,和超声、内窥镜和病理等不同科室信息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互通,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。
按照当前市场上PACS的使用情况,可大致分为三类:全院级PACS、科室级PACS、单机工作站式PACS。
全院级PACS大约在2000年前后引入我国,一些信息化较早的医院在2002年就已经完成了全院级PACS的实施。据估计,目前逾7成的三甲医院,已实施全院级PACS。
科室级PACS多是实施HIS后的增补,功能相对简陋,流程不够规范,只能在放射科范围内发挥作用,而单机版PACS则多是大型医疗影像设备的附属品。我国有约5000家二级及以上医院,几乎都装备有CT、MR。据此推论,扣除近千家实施全院级PACS的三级医院,我国至少有4000家医院正在使用科室级PACS或单机版PACS。
依照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水平,可把我国的PACS市场作如下划分:
成熟市场:三甲医院。
我国的三甲医院几乎全数实施了或正在实施全院级PACS。市场机会主要为PACS系统的更新换代,特点是: “客户成熟度较高,对PACS系统有明确的要求和期许;项目较大,多在500万至上千万区间。”国内外大型厂商多集中于该市场,竞争激烈。主要厂商包括GE、SIEMENS、PHILIPS、AGFA、KODAK、ROGAN、FUJI、岱嘉、天健、东软等。
发展中市场:发达地区的二级医院、欠发达地区的三乙、二甲医院。
在这个市场约5000家医院中,已有部分实施全院级PACS,接近全数实施HIS。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:“多数医院使用科室级或单机工作站式PACS,产品不完善,架构乱,在临床医疗中发挥的作用有限;市场不规范,靠关系吃饭。”
待开发市场:一级医院、乡镇医院、社区卫生院。
乡镇医院、社区卫生院一般处于医疗信息化的初级阶段,设备陈旧,多数无DICOM接口,接入PACS 系统有一定困难。医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,观念有待更新。这是未来PACS市场竞争的新战场,但市场的启动尚需时日。
总结:
通过上面的描述,我们可以看到,在成熟市场,群雄环伺竞争激烈,PACS这块蛋糕几乎已被瓜分殆尽。在没有成功的样板、没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强大竞争力的产品的情况下,不建议进入。
而发展中市场,潜力巨大,未来的5年内,市场总量将高达数十亿。当下看来,这个市场并没有出现一个或多个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厂商,而国外大型厂商限于产品价格和销售成本的居高难下,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竞争力。随着PACS产 品的规范化,市场将进行洗牌,以往那些依靠关系拿订单的公司,若没有强大的技术力量,毫无疑问将遭淘汰。而由于成熟市场的夕阳化,部分大型国内公司,亦将 进入这片市场。所以,分析认为,应尽快切入发展中市场,进行适应性经营,获得生存成长的第一手资料,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。
至于待开发市场,由于设备的老旧,信息化可能会伴随着设备更新同时进行,投入巨大,需要依靠国家财政的力量才可能实现,换言之,这块市场需要由国家政策启动。